內灣國小推動適性閱讀的經驗
2022-11-10

苗栗縣內灣國小 詹焜能


前言

圖書室是國內中小學都有的教育環境。幽靜的閱讀環境,提供學童能夠靜心的讀書空間;豐富的藏書,開拓以家庭社區為經驗背景學童的視野。圖書室總是愛看書的人,難忘的校園一隅。在內灣國小的圖書室,過去的歲月陪伴無數的喜好閱讀學子,滋潤他們向上學習的心靈;但是也有部分學童,圖書室閱讀是無聊的回憶。

本校自從參與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平台之後,我們找到一個幫助學童善用圖書室,可行的推動閱讀教育途徑。

圖書室利用的困境與曙光

在內灣國小,有些人只是喜歡到圖書室木質地板上,享受不同的「遊戲樂趣」;有些人只是「借出書」達到指定的閱讀書本數,一周後,又原封不動的「還回書」,儼然只是利用「書磚」練習練習體力。對於這些無法體會閱讀樂趣的孩子,我們總是想盡辦法激勵他、要求他,諸如「閱讀小博士獎勵制度」、「閱讀達一定書本數換獎品點數」。近年更是推動「提升閱讀素養課程」,想從教學層面與學習層面相互配合,以閱讀能力為焦點,串聯〔教學—閱讀—圖書室〕,試圖將教室內的閱讀,延伸到圖書室的閱讀;從能夠閱讀課文發展到閱讀一本書。但是我們遭遇了難題,「圖書室的利用模式」一直是不容易突破的「關鍵處」,並從「學童借書的行為模式」看出這個困難之處。

我們簡單將「學童借書的行為模式」分成兩大模式:「有目標的借書行為模式」和「無目標的借書行為模式」。有目標的借書,往往是根據好的閱讀書本經驗形成,他知道進入圖書室,哪個角落、哪個出版社、哪個作者的書,是他「能夠閱讀的書」。相反的,無目標的借書,往往不知道這麼多書中,哪一本他可以閱讀,所以他跟著好朋友,看他借什麼書,或者他會找漫畫書來看,甚而乾脆坐在角落等時間到,隨手抽幾本書借。我們認為「好的閱讀書本經驗」的產生,除了閱讀教學之外,「圖書室的利用模式」也是一個需要配合的條件。

常見的圖書分類法採用中文圖書十大分類法,這個方法是以學門類別進行圖書室書籍管理,本校一直都是採用這個分類法。從圖書室利用的角度看,頂多只能做到從所閱讀的書籍累績量來評定利用成果,所以年年都頒發「閱讀小博士獎」,每年獲獎的學童就是那幾位。

民國109年本校四至六年級班級學童參與「2020-2021第二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出現一道曙光。各班為了協助學童找到科普閱讀力大賽所需要的書籍,從圖書室館藏中尋找出大賽所需的書籍大約二十本書。我們發現,科普閱讀力大賽的DACC中文適性能力診斷給了孩子一個個人閱讀能力值,而這二十多本書也有一個SR值,孩子可以知道書本是否適合他閱讀。我們好似發現寶藏一樣,這個【個人閱讀能力值/書本SR值】之間的聯繫,就是我們過去所困擾的「關鍵處」,可能讓多數學童成為「有目標的借書行為模式」的圖書館利用者。於是在「2020-2021第二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同時,本校積極主動聯絡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作推動「適性閱讀」。

推動適性閱讀的歷程

挑戰一: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平台學童規畫進行閱讀,必須先獲得書籍。適性閱讀平台中,提供兩個途徑讓學童選擇:實體書和電子書。實體書的部分是圖書室需要配合推動的部分。將圖書室館藏一本一本查詢是否為適性閱讀平台所推薦的優良圖書,在當時而言,這是一件大工程,過程繁瑣複雜。這個過程必須一本一本書搬到作業電腦前,在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的優良書籍查詢系統中進行比對,工作耗時費力;並且要製作書籍的SR值標籤,黏貼在一本本書的適當位置中。這對於一個兼任圖書室管理的導師而言,耗時且沒有效率。但是憑著一股熱忱,大概找出約60本的書籍,提供給學童選擇閱讀。

後來這件大工程因為學校的圖書管理系統中(全誼校務行政系統),已經與SmartReading適性閱讀整合,能夠快速的查詢書籍是否有SR值,這件耗時的工作終於能夠加快腳步。於是經過將近半年的努力,在超過一萬冊的館藏中,過濾出有SR值的書籍,並且將這些書不再以中文圖書十大分類法上架,我們另外規劃出專門的適性閱讀書架空間,依照級數分類上架,並且在每本有SR值得書籍的書背上,黏貼有級數別和SR值的標籤。

於是我們看到大部分學童進入圖書室成為「有目標的借書行為模式」。每個月可借五本書的量中,學童大概會從適性閱讀書架找到適合他閱讀的書籍二到三本,然後再到中文圖書十大分類書架區尋找其他想要閱讀的書籍。

學童獲得書籍後,如何指導學童進行閱讀摘要,以及將摘要輸入到系統中,是必須要克服的第二個挑戰。

先談將摘要輸入到系統中的挑戰。原先以為,適性閱讀系統會在每本所推薦書籍安排閱讀素養測驗選擇題。但是這只有部分書籍是如此,大部分的書籍是需要學童自行輸入150個字左右的摘要。這表示「學童須具備使用輸入法的能力」,因為SmartReading適性閱讀是AI人工智慧系統,學童必須和系統平台互動,這個互動必須是「完成輸入文字」後去進行。本來我們以為AI人工智慧系統可以減輕老師「批改摘要」的負擔,只是讓學童在電腦打字應該不是很難,實際在本校所提供的資訊環境推動,卻是需要投入經費的環節。學童人數和個人電腦或平板數量比,需要接近一人一台,並且要能夠讓學童自在的在教室中「完成輸入文字」,就必須要考量到校園無線頻寬的情況。本校推動到民國111年7月,教育部編足經費給學校生生有平板,班班能夠無線上網,這項挑戰才算克服。

再者是閱讀摘要的挑戰。過去課堂中,我們會教學童畫重點,找出文章的重要句子,我們也是這樣子指導學童進行適性閱讀。後來我們發現這樣的指導寫摘要的方式是錯誤的。我們邀請臺師大的教授與我們進行線上研習,教導老師們「摘要教學策略」,其中主要的「火車圖」摘要策略,從分析書籍結構、每個分段結構中摘出重要的關鍵詞、用自己的話重新陳述書籍大意,可以讓老師們更清楚SmartReading適性閱讀AI人工智慧「批改摘要」的方式。教師們清楚了「摘要教學策略」就能夠指導學童進行「閱讀摘要」,並且自行發展出「閱讀摘要」學習單。於是經過「共讀書籍寫摘要」閱讀課程,發展出學童自行閱讀書籍寫摘要的能力,我們看到學童們更願意利用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到學校的圖書室尋找適合閱讀的書閱讀,並且以「火車圖摘要學習單」自主閱讀,最後能夠選擇適當的輸入法將摘要輸入到適性閱讀系統裏頭,而且立即可以得到回饋,明瞭自己摘要的成績高低。

SR系統使用的心得

本校班級與學童熟悉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的使用後,感受到幾項優點:

  1. 師生紛紛表示很方便。圖書室和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的相互配合,讓師生感受到閱讀更方便了。表示進入圖書室只要從適性閱讀書架空間尋找書籍,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籍,很方便。
  2. 感到流暢的閱讀書籍。以「火車圖摘要學習單」讓學童知道,先確認書籍結構類型,透過略讀、分段讀、找出關鍵詞,最後用自己的話來寫摘要,這樣的閱讀有流暢的感受。
  3. 漸漸感受到規律讀書的好處。學童表示看書不再是隨便翻一翻,知道看一本書,可以淺讀,也可以深入閱讀。配合老師安排的進度,一本書經過五天的進度安排,就可以深入閱讀,漸漸的,知道閱讀一本書的步驟,也能夠三天就讀完一本書。
  4. 老師們認為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可以減輕指導學童閱讀的工作。雖然初期很費力,不過上軌道之後,學童能夠自主閱讀,這種成就飄飄然的。而且學童會發現一些老師沒有介紹的功能或閱讀喜悅。

小結

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平台,提供我們幫助學童善用圖書室,可行的推動閱讀教育途徑。我們看得見學童的閱讀能力,我們看得見學童能夠閱讀,我們看得見學童自主閱讀,我們更看見學童閱讀能力提升的具體個案。本校的經驗建議未來願意引入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平台的學校,需要幾項校務工作配合:

  • 一、圖書室設置適性閱讀書架分類區。
  • 二、提升教師摘要策略教學能力。
  • 三、建立學童優良摘要作品範例。
  • 四、校園數位環境與設備到位。

最後感謝臺師大SmartReading適性閱讀團隊,宋副校長、王博士、德容研究員,以及幕後的工程師群,不斷的支持與指導本校在圖書館利用和閱讀教育推動工作,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