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了沒?掌握幼兒語文發展的讀寫萌發期
2022-01-10

《識字了沒?掌握幼兒語文發展的讀寫萌發期》


作者:林秀玲

臺師大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 研究員


您相信嗎?入學前的幼兒識字量,可能差距一千字以上!


根據臺師大研究團隊研究發現,幼兒識字量差距,是所有兒童期中差距最大的,以台北地區為例,幼稚園階段的小朋友,有人已經認識上千個中文字,但是也有人是目不識丁。無獨有偶,在其他華人地區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也因為家庭教育或幼兒園的提早教學,使得幼兒的識字能力呈現相當大的差距。


三多三難的中文字,全面展開的中文學習


中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根據教育部所頒佈的字詞表可知,小學以下常用的大約是3000多個字,比起英文只有26個字母,多了將近上百倍。曾有學者整理學習:「中文學習有三多三難,字多難學、形多難記、音多難配」(周健,2007)。我們都知道,中文的學習是聽、說、讀、寫同時展開,研究證實,海峽兩岸的兒童識字量都隨著年級成長而增加,識字能力的差距也隨著年級增長而加大,有越來越多關心幼兒語文能力的學者,積極提倡要注意幼兒識字與詞彙的發展。因此,臺師大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的調查與研究,陸續推出「漢字尺」、「漢詞匯」等測驗工具,長期建置標準題庫(至2021年,已累計常模樣本數達2000位以上),以確保測驗工具的專業性與嚴謹度。


掌握幼兒語文發展的讀寫萌發期


學前的孩子究竟要不要識字呢?早期的觀念總認為讀寫能力要等到進了小學之後才會開始發展,直到1970年代,紐西蘭學者Marie Clay 首先提出讀寫萌發(Emergent literacy)的概念,之後美國的語言學者Y. Goodman ( 1996) 也提出相同觀點,她認為幼兒的語言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幼兒語言使用是以意義的理解和傳達為中心、幼兒會利用周圍情境的線索來辨認文字(李連珠,2006),舉凡生活中接觸到的商家招牌、物品標示、電視節目等等,都可以促發幼兒從情境中發展出對文字的覺知。由此可知,讀寫萌發的理論顛覆了傳統教育觀念,否定兒童是接受學校正式教育才開始學習閱讀和寫作,從讀寫萌發的相關研究證實了幼兒能自然發展出讀寫的能力,因此,透過觀念的改變,父母師長應改變既有的教學方式與教育理念,順應幼兒的探索需求與自然發展,創造豐富的學習情境,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累積識字量,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


全球最先進的幼兒漢字詞測驗工具


臺師大研究團隊所推出的「漢字尺」、「漢詞匯」是目前市面最準確、最便利、最適性的幼兒識字詞測驗工具,不但可結合任何電子載具,簡潔明瞭的操作能在3分鐘內完成測驗,成績的準確性高達95%以上。除此之外,本團隊更進一步開發適合幼兒學習中文的工具「漢字翫」,當測出幼兒識字量後,系統就會導入適性字庫,透過歌謠、動畫、遊戲、舞蹈等互動式教材,創造最適性、最有趣的中文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