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近與閱讀的距離
2021-11-25

《拉近與閱讀的距離》

臺師大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華語文教學研究員 阮品綸

早晨教室裡傳來一陣陣孩子們的閱讀聲音,朗朗上口念著課外書,有的孩子彼此互相討論閱讀的書本、有的孩子則是自己靜靜的在一旁看著自己喜歡的書籍,教室裡有專屬於孩子們的『閱讀沙發區』,擺放的各種不同的書籍、有繪本、有科普、有藝術等等以及一張藍色的沙發,提供了一個非常舒服、自在、且放鬆的閱讀環境。

這次訪問到一所位於桃園某國小、五六年級的吳老師,吳老師是一位具有十多年閱讀教學經驗的國文老師,老師提到孩子們普遍來說都算喜歡閱讀,但有些孩子們因家庭環境的關係,父母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培養孩子們閱讀,或是與孩子們建立親子共讀的習慣,進而抹煞了孩子們的閱讀動機;所以在學校裡,只要有空堂的時間,吳老師就會透過各種不同閱讀活動的安排與遊戲,為了就是引起孩子們的閱讀動機。

吳老師這裡提到的「閱讀動機」,那麼,閱讀和動機又是什麼樣的關係與連結呢?閱讀動機重要嗎?

根據二十多年來的閱讀動機研究中,我們發現閱讀動機對於孩子的閱讀理解與閱讀成就關係是有相關性的,當孩子的閱讀理解愈好,同時也會促進自我的閱讀數量,以提升孩子的閱讀動機,使其成為一個良好的閱讀正向循環,因此閱讀動機對於孩子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Baker &Wigfield, 1999; Deci & Ryan, 1985; Schaffner et al.,2013; Wigfield et al., 2016)。

此外,閱讀動機與年級也有相關,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孩子一開始對於閱讀是有熱情的、是發自內心對於閱讀產生的好奇和興趣。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對於閱讀的行為則是由內在動機轉換成外在動機所引導,特別是從中學階段開始,因學習目標改變,為了考試而閱讀,而閱讀的動機也隨之逐漸下降(宋曜廷等人,2003;Hebbecker et al., 2019; Wigfield & Guthrie, 1995)。

既然知道了閱讀動機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又要如何知道學生的閱讀動機到底是什麼?為了檢測閱讀動機,不妨可透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宋曜廷教授等人(2021)所建構的十個因素的閱讀動機量表進行檢測,其10個因素分別為:「投入」、「未來志向」、「認可順從」、「環境」、「競爭」、「成績」、「社會」、「自我要求」、「自我效能」及「好奇」。

研究中發現,無論孩子們是哪個年級,他們都非常重視「環境」這一個因素,故,營造燈光明亮、環境舒服且舒適的閱讀氛圍,確實能有效提升孩子們的閱讀動機;然而對於「競爭」這一個因素,大多孩子則是表達不會為了與同儕在閱讀上有相互競爭的關係,而閱讀;孩子們認為閱讀是一件快樂、不需要為了成績而閱讀、為了考試而閱讀。

總上所述,透過檢測的目的,能更有效地協助第一線教師及父母們了解孩子們對於閱讀動機的看法及想法,並能從其檢測結果,幫助老師找出更合適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可以協助父母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培養及提升孩子們的閱讀動機,讓孩子們對於閱讀不再產生抗拒與畏懼,進而拉近與閱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