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性閱讀系列講座:融合閱讀能力評量、閱讀素養和閱讀教學的百寶箱
2021-02-05

面對全球化發展與競爭,現今各國皆致力於推動閱讀相關的教育政策下,如何將理念實踐於教學中?教師與家長需要解讀不同的閱讀評量的指標,更需引領學生培養「高層次的思辨能力」與「整合性的思考與溝通」,建立學生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

2月5日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辦的「適性閱讀系列講座」-融合閱讀能力評量、閱讀素養和閱讀教學的百寶箱,邀請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在教育現場服務的教師們深度融合閱讀、理解、問思、教學策略等理念,探討、解決問題,引領學生解讀閱讀能力的素養評量,融合教學,進而達成適性閱讀。

活動當天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宋曜廷副校長進行開幕致詞,其中提到在語言閱讀學習上,通常在小學四年級前是屬於較低階的「Learn to Read」,四年級以上是屬於較高階的「Read to Learn」,進一步引導學生能夠培養批判與反思的高層閱讀能力,其中閱讀能力需要標準化的評量工具得出數據,今天講座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及教師分享關於閱讀測驗與評量的進展,能夠幫助教師帶入教學應用。

講座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李俊仁教授分享「快速了解學生的課堂閱讀表現:閱讀教學與發展的測驗架構」,從字詞的學習辨識,在教學與評量上可提供那些工具協助教師應用,從字詞的認知與理解,再進到閱讀的理解,並且分享閱讀理解策略的方法,讓參與研習的教師與家長們受益良多。

後續還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教育測驗研究發展中心的王怡芳博士分享「啟動學習金頭腦:學前幼兒閱讀教學一二三」,分享臺師大多年以來,結合幼兒教學現場對於字詞學習的施測評量,研發出來的漢字詞系列產品,提供幼兒識字、認識詞彙等評量的參考工具;李奕璇研究員分享「打開閱光寶盒:中文閱讀理解能力評量的趨勢與解讀」,分享從國際閱讀素養評量的趨勢,到團隊的DACC閱讀檢測的理論依據與研發,實際在學校進行施測厚的信度與效度,DACC的閱讀評量可以提供客觀可信的數據,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個人的閱讀能力。

此次也邀請了PASSION偏鄉優質教育團隊顧問的老師們來分享「融合閱讀評量與教學的實務分享」並且進行綜合座談,由吳燕燕老師主持,以及卓秋汝、林宥榕、江月嬌、陳孟歆四位老師分享學校實際閱讀教學應用的策略與方法,包含融合課外閱讀書籍,以及搭配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DACC閱讀檢測中的五個能力指標-字詞辨識、表層文意理解、文意統整、推論理解、分析評鑑五向度,進行閱讀教學策略的規劃與實作,在這段教學實務分享的內容,也獲得許多教師的回響,紛紛表示在教學現場十分受用。

即使因疫情影響,講座活動改為線上Youtube直播方式進行,仍不減對於閱讀素養議題有興趣的教師、家長們熱烈參與,並且留言與講師們互動,讓當天活動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