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SmartReading常見七問。
本系統目前在書籍分級上是先以台灣的國中小常模作為參照標準。雖然書籍分析方面,我們已經有可對照歐洲共同語言架構(CEFR)的分析技術,但是由於能力測驗部分也需要根據此架構同步調整,因此在Smartreading上還未整合進國際的語言標準。但是華語學習者還是可以藉由本系統先初步了解自己的閱讀程度是相當於母語使用者的哪個年級,然後找到適合自己能力閱讀的書籍。
目前我們系統已經分析的書籍,會跟台北市圖書館的資料庫或是國家圖書館的資料庫連結,讓學生可以知道到哪裡可以借到這些書,或是知道這些書的相關資訊。我們也有和電子書商進行合作,讓學生可直接透過電子平台取得電子書級。另外,若是想要和學校自己的圖書館或是地區的圖書館連結,只要提供相關的資訊給我們,我們也可客製化的介接。
摘要的評量是採用自然語言的技術去比對學生寫的摘要,和原文重點間的關係有多高,因此,只要學生有掌握書籍內容的重點,大多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另外,本系統的老師權限也可去批閱學生所寫的摘要,因此老師若是覺得某個學生所得到的分數和平時老師印象不同,老師可進行人工批閱以取代系統自動評分。其他沒有異常的同學,老師就只需要抽閱就行,這樣也可減輕老師批改摘要的負擔。
每個測驗報表皆會顯示出該生的能力值,以及與該生同年級的學生常模平均,老師便可透過跟常模的比較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狀況,以及各分項能力的狀況。若是老師想要了解學生的能力究竟是位在幾年級程度,我們可提供分數和年級的對照表以供查詢。
DACC本身並無設定固定結束的測驗時間,一般而言,施測的時間主要視學生的閱讀速度而定,多數學生平均可於30分鐘左右作完測驗。
測驗系統會自動紀錄測驗歷程,若因任何原因無法一次完成測驗,下次登入系統時,仍會停留在前次未完成之題組的第一道題。
DACC可允許學生進行多次測驗,以追蹤閱讀能力的變化情形。但考量閱讀能力的變化主要受學生所接觸的閱讀訓練情形所影響,建議可配合閱讀教學的設計,安排各次的施測時間。